妊娠高血压是指妊娠期血压≥140/90mmHg,或较妊娠前或妊娠早期(三月内)血压升高≥25/15mmHg。妊娠妇女高血压患病率各地报道不一,国外约5%~10%,我国曾报道为9.2%。对上海3所综合医院、5所妇产科专科医院10年间(1989-1998)的158 790例产妇的调查,妊娠高血压8852例,患病率5.57%;其中子痫114例,占1.29%。
目前有关妊娠高血压的分类不尽相同,国内分为: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:指妊娠20周后,发生高血压、蛋白尿及水肿;其中:先兆子痫,又分为轻度先兆子痫:高血压、水肿并伴有蛋白尿;重度先兆子痫:血压≥160/110mmHg,蛋白尿≥3克/24小时,可伴有肝、肾功能异常、凝血机制障碍,甚至心衰及肺水肿等重症。子痫: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同时发生抽搐。妊娠高血压:仅有高血压,伴或不伴有水肿,但无蛋白尿。国外则分为: ①慢性高血压(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),指发生在妊娠第20周之前或持续到产褥期后(分娩后6-8周)的高血压;②先兆子痫--子痫;③慢性高血压基础上并发先兆子痫;④妊娠期一过性高血压,常发生在妊娠后期,尤其近产褥期, 产后血压很快恢复正常。
慢性高血压一般经过良好,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发生先兆子痫或子痫。而各种原因引起的先兆子痫和子痫是妊娠高血压中导致产妇、胎儿或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。先兆子痫主要表现为高血压、蛋白尿及水肿,可伴有肝、肾功能、凝血机制异常,如同时发生溶血、肝酶升高、血小板减少称为HELLP综合征(syndrome of haemolysis, elevated liver enzymes, low platelet count)。发展至严重阶段--子痫,则出现痉挛。而妊娠期一过性高血压多为轻、中度的高血压,这类病人以后多发展为原发性高血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