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小球肾炎,简称为慢性肾炎,系指蛋白尿、血尿、高血压、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,起病方式各有不同,病情迁延,病变缓慢进展,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,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。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,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,疾病表现呈多样化。
诊断标准
1、起病缓慢,病情迁延,时轻时重,肾功能逐步减退,后期可出现贫血,电解质紊乱,血尿素氮、血肌酐升高等情况。
2、有不向程度的蛋白尿、血尿、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。
3、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,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,也有部分病例可有自动缓解期。
中医辨证治疗:
慢性肾炎在临床上是一种病情呈渐进性恶化进展的肾病类型。早期阶段的慢性肾炎,症状轻微,患者无明显的不适感觉,很难引起肾炎病人的足够重视。然而,慢性肾炎病情久拖延而未能及时有效控制,则病情将会不断的恶化,最终结局就是肾衰、尿毒症。因此应积极及时地治疗慢性肾炎。
1、肺肾气虚
主证:面浮肢肿,面色萎黄,少气乏力,易于感冒,腰脊酸痛,舌淡苔白,舌边有齿痕,脉细弱。
治法:补益肺肾
方药:益气补肾汤加减: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山茱萸、炙甘草、大枣。
2、脾肾阳虚
主证:浮肿明显,面色苍白,畏寒肢冷,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,,神疲乏力,纳呆便溏,尿少色清,舌淡胖,苔白腻,脉沉细。
治法:温阳利水。
方药:真武汤加减:附子、干姜、白术、白芍、茯苓。
3、肝肾阴虚
主证:头晕耳鸣,腰酸腿软,虚烦失眠,手足心热,或见肢体轻度浮肿,或见尿血,口干咽燥,小便短赤涩痛,大便干结,舌红少苔腻,脉细数或弦细数。
治法:滋补肝肾、清热利湿。
方药:知柏地黄汤加减:生地、怀山药、山茱萸、丹皮、泽泻、茯苓、知母、黄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