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病因病理
人体的水液有赖于肺之通调,脾之传输以及肾之开阖来共同完成,所以,本病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,以肾为根本,同时与三焦,膀胱亦有关系。
(一) 病因
1.外感
(1) 感受风邪
肺为一身之气,外合皮毛,又为水之上源,主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。风邪外袭,客于肺卫,肺失宣降,通调失职,风遏水阻,不能下输膀胱而为风水相搏,流溢肌肤,发为水肿,是为风水。
(2) 疮毒内侵
肌肤患疮疖疡痈,邪毒内攻,归于脾肺,外遏肌表,内阻水道,水气与邪毒并走于内,泛于肌肤,而引起水肿。
(3) 湿气内侵
脾主运化,喜燥恶湿。如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,以致水湿之气内侵,或平素酒食不节,生冷太过,湿蕴于中,脾为湿困,健运失司,不能升清降浊,以致水湿不得下行,泛于肌肤而成水肿。或湿郁化热,湿热壅滞三焦,膀胱输化无权,亦可致水肿。
2.内伤
(1)饮食劳倦,伤及于脾
饮食不节,劳倦太过,以致脾气亏虚,水湿不运,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,水不归经而横溢皮肤,渗于脉络而发为水肿
(2)劳欲太过,久病及肾
生育不节,房劳过度,以及久病及肾,均致肾气亏虚,不能化气行水,肾不能行五液之水而发为水肿。
(3)营 养不足,脾肾亏虚
生活饥馑,饮食不足,或脾失健运,摄取精微物质功能障碍,生化之源不足,以致脾肾亏虚,水液代谢障碍而发为水肿。
中医病机
肾的气化失常是急性肾炎的主要病机。
肾主一身之阴液和一身之阳气,为阴液之本,阳气之根。在人体水液代谢中,肾气取着决定性作用。对于肾气的生理功能,在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中有一段形象的描述:“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,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”又说“雨气通于肾”。此处的雨气和天气,无疑恰是肾气的蒸腾和肺气的输布清肃,而肺气的输布是依赖和从属于肾气之蒸腾的,古人善假万物以类比人体。正是由于肾气之蒸腾,而使“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,清阳实四肢,浊阴归六腑”。清阳者,谓“出于下焦”之卫气也。前一个“浊阴”言水谷之精微,后一个“浊阴”言水谷之糟粕。由于肾气的作用,一方面,通过三焦通路,升腾卫气,借肺之宣发而行“肥腠理,司开阖”之用,保证水液代谢的重要通道之一的皮肤玄府开阖有度,保证了肺的宣发功能正常,从而使通调水道的肃降之功得以实现。一方面,温化与肾相表里的“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”的膀胱之水液,使之“气化则能出矣”。同时又因肾司二便的功能,赖肾气使前后二阴开阖有度,保证体内正常津液量。肾气还可温助脾气,使其制水之权得衡。使水行其常道,不致泛滥为患。尿、汗同赖肾气之化而上出下注。